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7/6/26 16:21:04 關注:8706 人
在經歷了大躍進、大爆發的瘋狂時代后,商業地產行業進入了精細化、理性化的時代,同時也迎來了商業地產新變革時代,與變革伴隨著的往往是跨界,行業、業態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交互、融合的不斷探索也將帶來無限的可能。
根據統計中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已接近4.5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在未來五年,兒童消費總額年增速將有望突破20%。因此對于商業地產而言,兒童業態將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各購物中心加大對兒童業態的比重,甚至會開辟出超過15%-25%的營運面積專供兒童業態。但目前中國已有近百家購物中心先后擴大兒童品牌招商,并對兒童體驗區進行改裝升級,因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兒童業態同樣面臨同質化競爭的隱憂。
眾所周知,兒童業態占地面積大,承租能力較低,前期投入大,回報的周期較長,如果體驗服務不夠精細、互動性不足,就會導致客戶新鮮感降低;這些問題在同質化競爭中都將被放大。因此商業地產在開拓兒童業態的同時也需繼續尋求創新突破之道。
案例:重慶龍湖時代天街悠游堂
01
孕嬰童市場需求發力,兒童零售創收仍不容小覷
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顯示:二胎政策實施后,出生人口有了明顯增加,尤其是2016年,達到了1786萬,為2000年以來最高。國務院參事、原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也指出,前些年累計的生育意愿大概需要5年的時間釋放,預計2017年和2018年會有一個生育小高峰出現。
受中國全面“二孩”政策和新時代父母消費需求與升級的推動,未來五年,中國孕嬰童市場需求將持續呈上升態勢。兒童業態所帶來的客流增漲和消費吸引力,決定了其仍然應該是購物中心招商階段的主攻對象。
從年初公布的《2016年度購物中心關注兒童親子品牌榜TOP50》中可以看出,2016年兒童零售品牌上榜數量占比28%依然位列前茅,且比2015年再度增加,兒童零售市場的創收不容小覷。
02
兒童業態急需創新突破,多品牌零售與體驗服務跨界互動
盡管孕嬰童市場需求持續發力,激烈的競爭和同質化隱憂卻已顯現。2016年,通過對全國42個重點城市監測數據顯示,兒童業態商業總面積已達到916.1萬平方米,在過去五年間增長達538.8%,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占比更是由5%上升至15%,近兩年提升尤為顯著。
案例:重慶龍湖時代天街悠游堂
不過在購物中心里,開發商的常規操作手法多還是在一個樓層內開辟一處兒童業態專區,引入“兒童零售+兒童游樂+兒童教育+……”,雖然瞄準的都是兒童消費市場且消費群一致,但商家之間的互動并不密切,往往各自經營,僅會在商場經營者主題性活動之下被動聯合營銷。各自為政之下,品牌商間互動不足,不僅影響商場坪效,也影響自身業績,如何最大程度加強兒童業態品牌商之間的跨界互動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正是當下商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重慶龍湖時代天街的悠游堂,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動漫星球,在其中將兒童零售與兒童游樂、親子餐廳、美發美甲等看似互不相同的業態進行整合融入,在兒童消費之后瞄準的正是家庭消費市場需求,當兒童在完成游樂、教育的活動之外,也達到了家庭消費需求,又因為所處于同一兒童領域內,達到了品牌商之間消費群體最大共享,這正是一種多業態整合的跨界互動模式,即通過整合不同業態從而打通兒童、家長消費需求。
03
商業地產需與孕嬰童產業加強溝通,拓展兒童零售與體驗資源
毫無疑問,兒童業態是購物中心人流發動機已成為業界的共識,各大購物中心紛紛加大兒童業態布局和創新。但商業地產到底該如何加碼“兒童經濟”?如何獲取更好的孕嬰童零售產品與體驗服務的品牌資源?如何打通各個兒童業態品牌進行聯動效應?
作為孕嬰童產業鏈的代表性平臺,在CBME 中國孕嬰童展、童裝展上,眾多商業地產已經與孕嬰童產業開展互動,多家百貨與商業地產將再次組成參觀團,參加7月19-21日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2017 CBME中國,寶大祥和百盛等還將直接參與CBME商貿對接會,與眾多孕嬰童品牌面對面洽談。在擁有預計4,000個孕嬰童品牌覆蓋全品類的展會平臺上,推陳出新的產品為商業地產提供了選擇。
針對產業備受關注的新需求與前沿理念,今年的 CBME中國首次開設系列亮點專區,包括最新涌現的體驗式服務與產品:
樂活美媽:集中展示月子會所、產后修復、孕產服飾、美容美妝、健康營養等為新生代媽媽服務的品牌及產品
樂教體驗:集中展示游樂、早教、攝影、游泳館等體驗式服務品牌與產品
樂享戶外:集中展示滑板車、自行車、輪滑、平衡車等兒童戶外游樂裝備品牌
除此之外, CBME研討會、創新產品展示、國際展團等眾多活動和亮點專區也將同期舉辦,為兒童業態跨界互動提供更多組合和靈感。
坐擁渠道資源,在辦公室等待其他產業和品牌主動投懷送抱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相信商業地產的從業人員都已感同身受。兒童業態在商業地產突破求新的重要時刻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現如今,商業地產在開拓兒童業態的過程中也需拿出勇氣,繼續尋求創新突破之道。
(來源:贏商網)
轉載請注明《神州動漫》!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