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8/2/27 16:17:43 關注:1303 人
“抓娃娃機”的風靡,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孩子十分癡迷此項消費。人們不僅被各式的玩具吸引,更想一試身手。不過,你可知道“抓娃娃機”里的玩具也有版權。日前,根據商標權利人舉報,北京朝陽工商分局對轄區內多家經營“抓娃娃機”的場所進行了檢查。結果在奧運村、太陽宮地區的兩家購物中心的“抓娃娃機”內,就發現涉嫌侵犯“泡泡瑪特”注冊商標的玩具30余個。
現在不少年輕人和兒童都熱衷于抓娃娃,抓娃娃機已成為各大商圈的“標配”。而且抓娃娃機的操作也比較簡單,只要投入游戲幣,晃動搖桿,便可以控制玻璃櫥窗中的鋼爪,對自己心儀的毛絨玩具進行抓取。如果運氣好的話,一次便可實現“隔空取物”,不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的好勝心。正因此,抓娃娃機已成為當下最火爆的打發“碎片時間”的消費方式之一。
仿冒品牌玩具 材質做工粗糙
但是,一些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故意將一些品牌價值較高的“假冒玩具”放置于娃娃機內,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而據商標權利人介紹,這些“假冒玩具”從外觀上看與正品有較明顯差別,商標字體與正品不同,而且玩具的材質、做工與正品相比較為粗糙,正品玩具售價在100元以上,而這種玩具價格成本低廉。商家此舉旨在誤導消費者,不僅涉嫌侵犯相關產品的注冊商標權,也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嚴重侵犯。
事實上,我國消費侵權現象非常嚴重,其中制假售假就占了很大比例,但消費者維權手續繁瑣、維權成本過高、賠償過低等現實因素限制,令消費者在遭遇合法權益侵害時,難以獲得滿意的維權結果,放棄維權也是多數人的選擇。就拿抓娃娃機事件來說,很多人都認為抓娃娃機只是一種趣味性的娛樂工具,一次投入一元兩元錢并不算多,如果能夠實現“隔空取物”自然是運氣好,壓根就不會去較真是正品還是假冒的,更不會因此而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正是因為消費者的“不較真”和“怕麻煩”,通常出現的情況就是:一則消費者合法權益屢遭侵害;二則一些無良商家更加肆無忌憚;三則也讓抓娃娃機淪為了注冊商標的侵權地。更為關鍵的是,玩具是讓孩子玩耍的,但“假冒玩具”價格成本低廉,在材料選擇上必然要降低標準要求,甚至一些玩具使用的材料含有有毒成分,如果孩子玩這類玩具時間長了,容易被有毒成分禍害,無形中埋下了嚴重的健康安全隱患。
侵權商家受罰 追溯商品來源
經檢查,這兩家購物中心內涉嫌侵權的當事人主體屬同一總公司,執法人員對所有涉嫌侵權玩具做了暫扣處理,并將根據《商標法》的相關規定,對侵權商家進行處罰,并追溯侵權商品的來源。“現在不少年輕人和兒童都熱衷于抓娃娃機”,“抓一次一兩塊錢,許多消費者在好勝心的驅使下不斷投幣,一次能花上百元,在此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抓到價值較高的玩具需查看商品標簽及質量,如有疑問可向工商部門進行咨詢或申訴。”宋輝表示。
(建議在WiFi的情況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筆者認為,對娃娃機里售賣的“侵權玩具”,不能止于個案處理。這就需要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門主動出擊,加大對商標侵權案件源頭追溯力度,對商標侵權商品生產、銷售、注冊商標標識制造等環節開展全鏈條打擊。此外,消費者若不想自身的權益受到侵害,唯一的途徑就是依法維權,不當“沉默者”。這不僅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需要,也是對商標權依法進行保護的需要,更是市場經濟健康向上發展的需要。
整理:網絡
轉載請注明《GTI神州游樂》!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