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2020/8/14 10:04:40 關注:1079 人
圖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官網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 助力外貿穩定發展的通知》,圍繞落實政策、優化服務、支持轉內銷、防范風險四方面出臺8條硬招實招(以下簡稱穩外貿“稅務8條”),梳理了4方面19項穩外貿稅費政策指引,通過綜合施策優化稅收服務,助力企業轉型、促進行業發展。
廣東省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局長林振龍介紹,穩外貿“稅務8條”在明確落實稅收優惠、提高審核效率到5個工作日以內、推廣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之外,重點在打通外貿新業態政策堵點、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服務中小微出口企業、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堅持管理服務兩手抓方面提出了廣東特色做法。
積極推進外貿新業態健康發展
培育外貿增長新動能
為打通外貿新業態政策堵點,切實幫助出口企業拓市場、增訂單,穩外貿“稅務8條”提出,要落實和完善包容審慎監管要求,積極支持平臺共享經濟、外貿綜服企業、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態發展,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強化風險防控管理,發揮其為中小生產企業代辦退稅的優勢。落實跨境電商綜試區零售出口貨物稅收政策,對自營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實行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對物流企業和代理報關企業可繼續實行原有的查賬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落實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貨物免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市場采購個體經營戶,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定期定額征收政策。
今年以來,大批外貿企業在挑戰中搶抓新機遇,迅速通過轉產、轉銷等方式應對外貿新形勢。這其中,市場采購貿易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通過市場集聚、歸類報關、出口免稅等方式,為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開辟了一條新路。
在廣州市昊恒通貿易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大批服裝、裝飾品、非醫用防護口罩等物品已經被打包裝箱,準備運往“一帶一路”沿線等60多個國家及地區。今年以來該公司的出口貨值已超4000萬元,嘗到了市場采購貿易的“甜頭”。
為支持此類外貿新業態發展,廣東稅務部門通過加強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貨物稅收政策研究,對市場采購代理出口貨物證明開具、免稅申報、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出口企業取得補貼收入企業所得稅征收等問題進行明確,穩定出口企業政策預期,進一步堅定企業發展信心。統計數據顯示,1-7月,廣東地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出口額1495億元,同比增長455億元,同比增長43.75%。
此外,廣東稅務部門明確了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對自營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實行核定征收,對物流企業和代理報關企業繼續實行原有的查賬征收方式,打消跨境電商各參與方的政策疑慮。同時,充分發揮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出口的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內部風險管控制度,建設內部風險管控信息系統,防范退稅業務風險,充分發揮其對中小微企業出口的帶動作用。及時足額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辦理退稅,1-7月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辦理退稅7.3億元,有效緩解中小微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
優化服務精準施策
依法給予企業最大稅務支持
穩外貿“稅務8條”在規定退稅申報相關要求的基礎上,落實落細國家新出臺的提高出口退稅率、逾期可申報退稅、允許已放棄退稅權企業選擇恢復退稅權等出口退稅政策,依法給予企業最大限度稅收支持。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對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海關企業信用管理類別為高級認證、外匯管理分類等級為A級的重點出口企業,可視為同一類出口企業享受優質服務,經審核不存在疑點的,及時為其辦結出口退稅手續。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東莞已試點實施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
早在春節期間,東莞稅務部門便實施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在管理服務上視同一類企業處理,安排“專人專崗跟進”模式,在退稅審核辦理上采用“審核不過夜”的滾動審核模式辦理。截至目前,東莞已有10834戶二類企業享受到“擴圍”的服務。
穩外貿“稅務8條”還規定,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出口企業,成立專業團隊,開通“快捷通道”,做到“隨報隨審”,快速辦理出口退稅。完善“一企一策”機制,健全稅企溝通常態化機制,精準解決出口企業涉稅問題。
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東莞稅務部門便組建起出口退稅線條的“專員工作組”,提前了解全市生產防疫、抗疫物資的出口企業,以及研究試劑疫苗的研發機構購買國產設備申請退稅情況,了解出口退稅政策落實情況和企業需求,并將26戶生產防疫用品出口企業納入出口退稅重點服務企業名單,為企業開通綠色快速服務,實行出口退稅“隨到隨審”模式。
容缺辦與助融資
重點服務中小微出口企業
從支持市場主體出發,穩外貿“稅務8條”明確,在疫情防控期間,新辦出口企業首次申報出口退稅、生產企業委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退稅,累計申報的應退(免)稅額未超過限額的,按照“容缺辦理”原則,及時先行審核辦理退稅,待疫情結束后開展事后復核。
在企業經營中,外商是否及時結算貨款,往往影響著外貿企業能否及時與供貨商結款收票并辦理退稅,也影響著生產企業能否快速組織新的生產。疫情期間對3204戶出口企業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22.41%的企業反映國際物流受阻是企業復產復銷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而貨物交接延遲又進一步阻礙了企業資金回籠和退稅辦理。
對此,穩外貿“稅務8條”明確要深化“銀稅互動”應用,引導各銀行機構根據資金成本情況適時降低“銀稅互動”產品融資利率,更好匹配和滿足中小微出口企業的融資需求。
稅務部門積極推進稅銀互動,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為企業融資提供支持,幫助企業早結算、早收票、早退稅,緩解資金周轉困難。一方面,稅務部門向銀行開放數據接口,經貸款申請人(企業)授權向銀行提供納稅信用等級、納稅情況、出口規模、出口退稅辦理情況等多項涉稅數據,綜合評判授信額度。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根據稅收大數據,分類別定制融資方案。如廣東省建設銀行2018年9月在全國率先上線中小微出口企業的“跨境快貸-退稅貸”產品,根據企業資信提供200萬元以內的網上信用貸款;今年以來惠及331戶中小微出口企業,累計放貸2.1億元;針對大型企業提供“融稅通”方案,在企業出口退稅專用賬戶實行托管的前提下,根據企業已出口未退稅金額最高90%的額度提供貸款。
打通產業鏈供需鏈
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針對外貿企業訂單減少、產能閑置等突出問題,穩外貿“稅務8條”提出,要用好稅費大數據,推廣應用產業鏈智聯平臺,著力解決出口產品在轉內銷過程中原材料供應不暢、上下游產銷脫節等關鍵堵點,為出口產品轉內銷打通產業供需鏈條。支持出口企業拓寬業務范圍,積極推進綜合保稅區一般納稅人政策試點,為出口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提供便利、降低成本,盤活出口企業閑置產能。
在珠海國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批250萬元的玻璃鋼天線罩與天線振子已經發往了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這是企業“出口轉內銷”后的一筆大訂單。
記者了解到,國能新材的產品大部分銷往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是移動通訊行業知名的主流供貨廠商之一,年產值超億元。3月以來,受疫情影響,國能新材出口銷售額僅有48萬,同比減少超95%。公司財務負責人譚宇表示,“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市場,是當前破解外貿困境的新策略,但是快速找到國內市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面對企業的難題,珠海稅務部門及時運用稅收大數據,輔導企業通過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尋找國內的需求方。“在產業鏈智聯平臺上發布產品不到一天時間,就收到了京信通信發來的需求,我們及時聯系市場部的同事跟進,并成功形成了這筆交易。”譚宇表示,“特殊時期稅務部門積極幫助我們開拓國內市場,雪中送炭的舉措讓我們倍感溫暖。”
在稅費優惠的支持及稅務部門多舉措的輔導下,部分廣東外貿企業已經在“出口轉內銷”中找到了“出路”,實現了銷售的“逆勢上揚”。上半年的出口退稅數據顯示,出口企業的內銷收入同比增長0.8%,增速高于各類企業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
據統計,1-7月,廣東地區(不含深圳市)出口退稅辦理時間在全國平均辦理時間8個工作日的基礎上提速到4.13天;2020年7月,出口退稅網上申報戶數比例達99%;廣東地區(不含深圳市)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1590.16億元,大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在服務出口企業發展的同時,廣東稅務部門堅持管理服務兩手抓,持續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林振龍表示,穩外貿“稅務8條”明確,稅務部門要嚴格按照“無風險不檢查、無批準不進戶、無違法不停票”的要求,發揮大數據優勢,對有疑點出口退稅業務的企業開展精準核查,持續保持防范和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的高壓態勢。加強與公安、海關、外匯管理等部門合作,嚴厲打擊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等違法行為,切實規范稅收經濟秩序,營造公平經營環境。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
關于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