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來源/央視財經、品橙旅游、景區營銷實戰派公眾號及網絡等信息綜合今年的清明節小長假為4月3日至4月5日,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熱門方向的車票比春運期間還要搶手。除了鐵路,目前航空等交通人數也在逐漸攀升。去哪兒數據顯示,目前五一期間出行的機票預訂量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2倍。清明、五一的搜索量較高的熱門航線,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出港至西南的成都、重慶航線同比增幅最多。旅游航線目的地前往云南的同比增幅最多。為了彌補過年沒有陪伴親人的遺憾,即將到來的清明假期,很多人選擇“補償式返鄉”,“補償式返鄉”話題妥妥地上了熱搜榜。目前“五一”期間出行的機票預訂量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2倍。近一周清明機票預訂量較上周增長超150%,跨省長線游預訂量增長超170%。相對于2019年同期,清明期間國內航線搜索量已恢復到八成,返鄉旅客機票預訂量已恢復至九成多,出行需求進一步回暖。與此同時,機票價格在近期出現上漲。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清明假期機票平均支付價格為689元,業內人士將此概括為價格“一夜回到疫情前”。在3月22日,旅游股也異動拉升。收盤時西域旅游大漲近15%,桂林旅游、西藏旅游漲停,騰邦國際大漲超8%。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旅游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訂版)》,要求旅游景區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區、市)黨委、政府根據當地疫情防控形勢確定,不搞“一刀切”。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日前表示,當前,國內低風險地區持健康通行“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有序出行,各地不得擅自加碼。由于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出行政策進一步放寬,清明節將迎來今年首次跨省游高峰,各地旅游市場逐漸升溫。清明、五一假期的出行需求進一步回暖(圖/CCTV)
機票增加的客源以探親和旅游為主在今年清明假期熱門航線中,上海-三亞、北京-成都、上海-成都、北京-三亞、上海-重慶、北京-上海、上海-廣州、廣州-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上海位列前十。前往北京、杭州、昆明、西安、海口、鄭州等目的地的機票預訂增速最快,增加的客源以探親、旅游為主。跨省游私家團增長260%每年清明節都是民眾返鄉祭祖或踏青出游的時節。清明節跨省游熱門目的地有:三亞、麗江、拉薩、昆明、張家界、烏魯木齊、重慶、桂林、黃山和林芝。曾經人山人海的旅游目的地逐漸恢復了以往的繁榮景象。攜程相關人士表示,與去年不同的是,得益于疫情防控好轉以及出行政策進一步放寬,清明節將迎來今年跨省游的首次高峰。據攜程數據顯示,清明節報名跟團游的人數環比3月同期增長15倍;跟團游平均出游天數達到4天左右。近期報名私家團的人數與2019年清明節同期相比增長260%,其中報名4天以上私家團的人數占比七成。安全私密性強的自駕游仍成為首選。飛豬平臺上,清明租車預訂量周環比增長超140%,平均用車周期3天。三亞、西安、海口、貴陽、煙臺、海口、珠海、杭州、湛江和深圳為清明熱門自駕游目的地。國內旅游環境的穩定,春季適合出游的氣候,加上各地政府和景區、旅游企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和促銷活動,都為今年春游季的火爆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況且每年春游季本身就是旅游行業的旺季。另外,周邊游和跨省游回暖形勢明顯,清明小長假各地景區門票預定也呈上漲趨勢。攜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16日,通過攜程平臺預訂景區門票的人次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預訂景區門票的人次與2019年相比有10%左右的小幅增長。攜程酒店方面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小長假酒店市場復蘇形勢喜人。其中,上海、北京、成都、三亞、杭州、南京、蘇州、廈門、廣州、武漢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在這個小長假更受消費青睞;另一方面,以“踏青”、“賞花”為基礎的本地游、周邊游需求在小長假期間繼續引領“酒店度假”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個性鮮明的消費者來說,酒店也是旅行目的地,而一家擁有豐富主題活動和文化體驗的高星酒店往往可以成為發起旅行的動力。飛豬日前發布的《清明旅游趨勢報告》顯示,鄉村振興帶動鄉村民宿和度假酒店預訂增速顯著,清明鄉村民宿預訂量增長超165%,城市“出逃”一族對于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充滿了向往。清明酒店預訂量較上周增長也超過140%,按預訂量排序,北京位居清明假期熱門入住城市第一,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重慶、長沙、武漢和西安排在前十。2021年的旅游景區要研究、調整市場戰略進行產品和市場調整,除了及時了解市場趨勢之外,一定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個性化的旅游產品是前提,特別是創意體驗產品、引進網紅項目、進行二消產品的升級,開發夜游等新方式,從而形成市場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收入的多元化。無論在什么時代,產品永遠是最有效、最有說服力的。對于本地游為主的旅游業來說,一次好的活動策劃或者宣傳只能解決一個讓大家知道的問題,而一個好的產品,才是能夠取得市場長期回報的制勝因素。特別是對于旅游景區來說,目前已經進入了體驗游、年輕化的時代,而旅游景區的產品開發,有幾十年前開發的,也有幾年前開發的,不同時期開發的特點都不一樣,特別是最初的以觀光為主,旅游特色不明顯的景區,更應該從考慮當地人的感受,考慮年輕人的感受開始,重點做好迎合市場特色的產品升級。且記:在區域市場,營銷手段只是加速了外界的認知,而最終的競爭必將是產品的競爭。注意營銷手段和方法,景區要避免免門票,建議做年卡;而旅行社及中介要研究研學游,以及小眾高端訂制游是市場開發的又一核心,市場潛力大、性價比高,值得重點開發。2020年疫情影響之下,很多旅行社關門歇業,或者是簡單的跨行自救,而大部分景區簡單粗暴的采用了免門票的方式來拉升游客量,結果出現了旺丁不旺財的現象,并且還透支了大量的游客市場潛力。我認為這種方式并不可取,做本地市場最有效的營銷方式,不是免門票,而是實行景區年卡制,通過年卡來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和粘合度,讓游客從幾年來一次變成一年來幾次,讓景區成為當地市民生活休閑度假的一部分,讓旅行社發揮橋頭堡的服務功能,激活并促進當地旅游市場。另外,目前客群最穩定,相對利潤最高的就是小眾定制高端游和研學游了,能不能做好這兩個客群,一方面取決于產品特色,另外一方面還取決于旅游景區背后的社會資源,所以,有條件的景區,當重點考慮從研學市場分一杯羹。通過旅游+和旅游互聯,做好跨界融合的準備,實現資源的多元化利用。隨著文旅融合的逐漸加深,2021年更多的跨界融合將為旅游業帶來新的機遇,文化、體育、生態、娛樂、康養等更多形態的融合將為“旅游+”或“+旅游”復合型產品的打造帶來更豐富的內涵,也將進一步滿足不同人群對跨界旅行的期待。以“人”為本的“旅游+”將被詮釋和拓展出更多重定義和可能。而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旅行必將向著更加個性化的方向發展,以個性化服務為優勢的旅游目的地在多種形式的跨界融合中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已經進入了以互聯網自媒體為主導傳播方式的新時代,而大部分旅游景區的市場營銷體系,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以渠道為主的時代,這也是大部分景區在市場運營中難以得心應手的主要原因。新時代,旅游景區的營銷體系究竟該怎么打造?筆者結合十幾年的一線景區營銷工作經驗,以及走遍全國各地,考察上千家旅游景區之后,得出了新時期旅游景區打造營銷新體系的方法。并且,為了讓景區營銷更具備實戰功能,更符合各景區的落地實施,筆者又針對全國各地不同類型的景區進行了幾十次的營銷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又進行了不斷的調整和完善。目前,營銷體系基本成型,相信可以經得起市場的檢驗。不得不注意的是,受3天假期時間限制,清明節出游中周邊游仍是主力,跨省游或以近距離跨省為主。相對而言,五一連休五天更值得業內期待,直接延長了游客的旅游半徑,最直觀的體現是對長距離的跨省游有著積極影響。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出行的機票預訂量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2倍。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認為,和去年相比,清明節、五一出游半徑應該會持續擴大,特別是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幾大城市群間的旅游活動表現會異常強勁和頻繁。有報告指出,2021年旅游經濟將從全面復工復業走向消費、投資全面復蘇。如今在清明、五一雙節疊加下,國內游樂業會如業界期待,迎來一波復蘇高潮嗎?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