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邁點 ,作者郭德榮

邁點
邁點聚焦于商業空間(旅游、酒店、公寓、辦公、景區、綜合體),精耕行業產經分析、行業趨勢、品牌動向、財經熱點、人物觀點、深度報告、欄目專題等資訊,是中國領先商業空間產經研究媒體。

2020年的文旅行業過得怎么樣,相信每一個從業者都會打上問號。疫情席卷全球,對文旅經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傷害,從世界旅游協會到國家文旅部,從文旅收入到旅游人次,對外發布的數據都是同比下滑。作為該板塊的領軍者,已登陸主要資本市場的56家中國文旅集團,2020年活得如何,又活出了哪些精彩,或具備現實參考意義。畢竟,無論歷史車輪如何滾動,標桿依舊是前行的燈塔,推動著2021年乃至未來三五年的行業變局。據邁點研究院不完全統計,A股、美股及港股市場主要文旅上市公司達到56家,其中酒店10家、景區6家、OTA4家、文旅綜合及其他集團36家;正常運營股50家、即將退市股1家、特別處理股5家。
從營收情況來看,2020年有6家企業突破百億。其中,華僑城A以818.68億元遙遙領先;中國中免超過500億元、同比增長46億元;美團-W旗下到店、酒店及旅游版塊達到212.52億元;攜程、錦江資本、華住集團年營收則介于100-200億元之間。他們構成了文旅上市公司中的第一梯隊。在50-100億元營收領域,多家酒店集團占據主要市場。盡管全球旅游經濟整體下行,但中國作為最快恢復經濟增長的國家,大量的商務需求和國內度假需求井噴,尤其是下半年的前5個月,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前。錦江酒店、復星旅游文化、香格里拉(亞洲)、首旅酒店等表現突出,他們和華住一起構成了國內酒店集團的第一梯隊。同時,在50億元上下市場,仍有多家文旅集團通過其綜合型業務,保證了業績的下滑不至于太高。比如三湘印象和號百控股,2020年還略有盈利;再看同程藝龍,通過微信小程序等多樣化營銷渠道,保持了較好的經營回報。疫情期間,多樣化的經營模式,相比純依賴于某一個版塊,更具備抵御風險的能力。當然,這里的前提是都還做得不錯!在10-20億元市場中,則主要盤踞著幾家區域文旅集團。云南旅游背靠西南區域資源,景區活力恢復最快,全年實現了微利;開元酒店通過擴大比例的輕資產管理輸出,將部分壓力轉嫁到業主身上,自身獲得了“喘息”機會;下滑明顯的則是凱撒旅業和眾信旅游等傳統旅行社集團,后期仍具挑戰。5-10億元市場和10-20億元市場選手類似,都專注于某一個領域,受疫情影響也較大。騰邦國際成為特別處理股,宋城演藝則巨虧17.52億元,華天酒店掙1塊錢花2塊錢。但是,也有通過9成以上加盟店和持續開店數成為行業“正增長”的格林酒店等清流存在。最后是5億元以下市場,北文、西域、東海A和海航系公司“海創”仍在資本市場苦苦掙扎;桂林旅游、新絲路文旅則虧損較大;西藏旅游、西安旅游、九華旅游和麗江股份等中西部文旅集團實現微利。長期來看,文旅集團的強勢反彈,仍需時日。從凈利潤來看,最高的華僑城A達到126.85億元,最慘的攜程和香格里拉(亞洲)則巨虧超過30億元,處境差別明顯。值得慶幸的是,即便經歷如此困難的2020年,仍然有21家文旅上市公司實現了微利,占比達到37.5%。
穩健的現金流代表了當下實力、也即深度,企業的資產合計和負債率則決定了其長期生存、也即厚度。2021年,對于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文旅巨頭來說,或將面臨比2020年更嚴峻的挑戰。原因有二:一是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常態化的外部疫情輸入將持續;二是企業抵御風險的“糧草”出現短缺,長期下去將影響生死存亡。
從資產總計來看,有3家文旅集團超過1000億元,具備了厚實的家底;也有7家文旅集團不足10億元,最低的*ST東海A資產總計不足1億元。從負債合計來看,則有5家公司超過500億元,其中華僑城A達到3462億元,整體負債額較高。再加上絕大多數集團2020年的賺錢速度趕不上花錢速度,其負債率升高也就不足為奇了。2020年,騰邦國際、復星旅游文化、新華聯、華住和海昌海洋公園等5家集團負債率均超過80%。其中,騰邦國際進入“生死時速”,新華聯涉及33.6億元債券違約,海昌海洋公園港股市值縮水三分之二,僅復星旅游文化和華住等酒店集團仍被資本看好。據悉,后兩者在2020年的表現給予了行業信心,如三亞亞特蘭蒂斯網紅直播、漢庭千城萬店計劃等。眾信旅游、華僑城A、飛揚集團、大連圣亞和凱撒旅業等5家綜合型旅游集團負債率均超過70%。其中,眾信旅游和凱撒旅業“同病相憐”,2021年或將更加困難;華僑城A則依托于地產業務雙驅動,負債率雖高但資產總計也很高、相對穩健。華天酒店、曲江文旅、國旅聯合、錦江資本、開元酒店、錦江酒店和ST北文等7家公司負債率超過60%。其中,華天酒店通過變賣酒店資產求生,開元酒店則計劃于5月24日完成港股退市,高端酒店集團的日子顯然不好過。據悉,近期大量國際酒店品牌的中國區高管被裁撤,2021年慘狀仍將持續。中國酒店行業集體向中端市場和細分主題領域拓展的決心,從未有如此的大和著急!*ST海創、萬達酒店發展、途牛、香格里拉(亞洲)、云南旅游、新絲路文旅和三湘印象等7家公司負債率超過50%,他們也在積極尋求自救,全方位降低負債率。萬達酒店發展全部售出了海外資產,香格里拉(亞洲)則授出21.4萬股獎勵股份。積極的信號也伴隨著問題的一面,上市七年虧了六年的途牛在近期被工信部下架APP,海航創新的經營慘淡使得各方推動重組困難頗多。最后是剩余的32家文旅集團,其2020年度負債率均低于50%,是相對較好的資本選手,占比達到57.14%、接近6成。其中,黃山旅游和麗江股份因涉及旅游索道、房地產、酒店、交通、及餐飲等多種行業服務,同時還在大力拓展智慧旅游、小鎮項目、新零售、供應鏈等新興業務,2020年負債率整體較低,也被市場所看好。除了想方設法增加營收,必要的止損也是文旅上市公司的必備途徑。比如部分OTA企業的高管主動降薪,部分景區酒店的輪流上崗等。從長期來看,通過人力結構優化降低成本的企業,或在未來競爭中身處下游。擴大新的潛力業務線,挖掘旅游產品更多附加值,仍是文旅企業的長期經營之路。
在56家文旅上市公司中,有4家首選美股上市,有13家首選港股上市,有39家首選A股上市。截至2021年5月18日,從已經公布Q1財報的40家企業來看,季度營收同比下滑較多,凈利潤負增長的也明顯增加。和2020年相似,2021年春節各地也有“建議就地過年”的倡議,消費客群則紛紛調整了出游計劃、減少非必要開支。
在具體企業表現上,中國中免保持了“黑馬”態勢。受益于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紅利,以及全球旅游購物消費的限制,大量的國內旅游及購物需求向三亞、海口等城市聚集。中國中免作為又一千億白馬股,在4月21日晚Q1財報發布之際還宣布赴港上市計劃。無獨有偶,扎根于下沉市場的同程藝龍再次迎來良好業績,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91%。過去一年,似乎沒有什么能阻擋同程藝龍悄悄掙錢。據悉,今年清明假期,同程藝龍平臺汽車票票量增長超600%,Q1期間59.7%的微信平臺新付費用戶來自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一盒“拆出來不滿意可全額退款”的機票盲盒,便俘獲了小鎮青年們的心。同時傳來積極信號的還有“中國旅游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據悉,2021年“五一”期間,宋城演藝5天營收達到1.5億元,接待游客超過165萬人次;其中,僅五一小長假新開業的上海項目,5天收入就超過2500萬元。另外,2020年六間房“爆雷”的后期影響也在逐步減低,主業的恢復情況也比預想的快。酒店版塊,隨著預防政策的建議加推,各大集團在Q1都面臨了不小的壓力。錦江酒店虧損1.83億元、首旅酒店虧損1.82億元、華天酒店虧損1.03億元、金陵飯店虧損0.14億元,2021年Q1主要酒店集團全部虧損,復制了2020年Q1的情況。好在,情況和去年類似,今年“五一”期間各地酒店預定情況堪稱火爆,其中三亞假期期間的酒店均價達到458元,較2019年上漲了85元、增長22.79%。因此,盡管依舊有28家A股文旅公司在2021年Q1出現虧損,但其虧損比例整體偏低,且部分企業營收同比提升較大。隨著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的逐步普及,以及針對國外變異病毒輸入的防御管控和準備工作持續升級,接下來三個季度的國內旅游經濟恢復情況將加速,也將助推以上標桿企業的發展。
接下來,另外16家港股/美股上市文旅公司也將陸續發布2021年Q1財報,攜程是5月19日公布,美團-W是5月28日公布,數據上或將面臨不小的資本增長壓力。但是,無論結果如何,整個行業信心的提振已經非常明顯。一方面,各大文旅集團紛紛加大拓展步伐;另一方面,各地旅游景區紛紛升級營銷策略。在新一輪的旅游消費潮來臨之際,做足功課、練就內功,仍是企業堅持“長期主義”的生存要訣。同時,未來文旅上市公司面對的不僅是彼此間競爭,近年來先后成立的地方文旅集團或將組成新的挑戰者耕耘市場。部分企業在產業上做多做強,部分集團則尋求資本市場做大做精,這股國有文旅集團組建和發展背后,或是行業重新洗牌的開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