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來源/市場監管半月沙龍
原始來源/廣東江門市場監管
6月21日,廣東省江門市特種設備智慧管理系統在鶴山市正式上線啟動。啟動儀式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形式,江門市副市長蔡德威出席活動,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少謀參加活動并致辭,鶴山市副市長李軍權以及特種設備生產和使用單位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今年以來,聚焦破解特種設備人機比矛盾突出,特種設備許可審批多次折返跑,使用、監察、檢驗各環節信息不互通等瓶頸和難題,江門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創新推動特種設備監管機制改革,開發建設特種設備智慧管理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搭建一個為政府監管部門、使用單位、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社會公眾提供全范圍、多角度互動和服務的共治平臺,有效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從監管設備向監督企業的轉變、行政執法為主向服務與管理并重轉變,從事后應急處理向源頭風險治理的轉變。目前,江門市現有特種設備超7.26萬臺,使用單位1.2萬家,并以每年約7%的速度增長。“互聯網+智慧監管”將為江門市特種設備安全織密科學、智能、高效、便捷的安全防護網。該系統打通了特種設備生產、使用、經營、檢驗檢測、監察等各個環節,把源頭預防、過程管控、末端治理全過程貫通起來,以“全程追溯、在線管理、實時應急”為主要功能定位,通過“一庫兩網四平臺”打造特種設備全周期監管體系,有效解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超期未檢、無證上崗、違章作業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力量不足、安全監管手段單一、應急處置不及時等突出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特種設備全周期監管數據化、標準化、智能化。“一庫兩網四平臺”中的“一庫”指的是數據整合匯集成一個江門特種設備信息資源庫;“兩網”指的是同時滿足服務安全監察人員和企業民眾使用,實現數據流程互通的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四平臺”指的是政府監管平臺、企業自主管理平臺、電梯管理平臺以及社會共治平臺。系統上線運行后,江門市特種設備將從單一的人防監管模式正式邁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重、人機網三向發力的標準化管理新時代,真正實現了特種設備基礎信息動態管理、監管信息實時更新、隱患實時預警、數據實時分析統計。
市內需要辦理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業務的企業只需要通過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驗證登錄 “企業自主管理平臺”,即可進行特種設備施工(安裝、改造、維修)告知、使用登記、作業人員資格考試申請、充裝單位許可和檢驗檢測申請業務的申辦、進度查詢、申辦歷史記錄查詢,有效提升審批效能,大大節約企業的時間成本。(以設備施工告知為例,企業只需根據提示完成表單的錄入,即可自動生成特種設備施工告知單,并自動比對核查數據的準確度及完整性,實時獲知施工告知備案狀態,確保一次提交即可備案成功。以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為例,從原有的人工閱卷變為系統智能審批,評審出證智能提速。)在原有的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基礎上加入特種設備企業風險分類信息,建設“政府監管平臺”,充分利用市場主體違法違規、信息歸集、信用監管等大數據分析成果,把抽查結果信息和設備隱患治理信息、企業特種設備主體責任落實信息及安全監察指令記錄作為企業信用風險狀況分類評價的重要依據,對單位、設備、人員和隱患進行分類分級,實施精準靶向監管,為建立特種設備行業市場誠信體系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在江門地區注冊并開展電梯維保工作44家電梯公司進駐“電梯管理平臺”,在前期完成人員信息維護、項目信息管理、電梯信息綁定等基礎操作后,維保單位可通過“JM電梯管理”小程序,實時記錄維保過程信息,實現對過程的可視化、實時化和智能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用單位也同樣通過專用的小程序完成維保單的簽收和評價。其中首創的三重簽到驗證方式、維保全事項覆蓋控制以及三維度評價體系,真正實現“真到場、真的做、做得好”,對提高維保人員作業規范意識、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的安全責任意識起到監督作用。江門市特種設備智慧管理系統集政府監管、企業自主管理、電梯管理和社會共治四個平臺于一體。其中企業自主管理平臺主要由企業一線崗位的隱患排查人員使用,實現日常排查、問題整改、隱患識別與治理以及相關企業內部特種設備查詢、隱患排查相關知識庫(指引、標準)的查閱;政府監管平臺則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和(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評價三個框架下設立通則、工作指南、分級分類,圍繞行政許可審批、日常監察、教育宣傳和行政執法建立起八大類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分級分類閉環監管。而社會公眾則可以通過掃碼溯源,對相關特種設備進行查詢、咨詢、報障、投訴以及安全知識的學習。系統的上線運行將對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監管部門依法履職、檢驗機構技術支撐、社會公眾監督參與特種設備監管起到促進作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