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2023/12/18 11:55:26 關注:419 人
![]() |
圖文來源/廣州廣播電視臺 |
12月16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黃埔區人民政府在寶能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舉辦“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授牌儀式。儀式上,共有15家“穗演通”場館、2家“穗園通”園區被評為首批“文旅體一證通”授牌單位。 |
圖片來源/截自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網站 |
“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根據不同類型對象,分別實施“穗園通”“穗演通”,它是在法治框架內探索的原創性、差異化舉措,匯聚省、市、區三級文化旅游體育領域主管部門智慧,兼顧市場主體、產品內容、消費群體等要素,著眼提升集聚和配置演藝資源要素能力,旨在形成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雙向奔赴”的向心力,實現文化旅游、體育、出版、電影等市場領域“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
“穗演通”探索 |
營業性演出審批新模式 |
“穗演通”對營業性演出審批、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進行對接聯調,實現申報材料的簡化、審批流程的優化、審批效率的提升。對觀眾人數超1000人次以上、超5000人次以上的營業性體育場館演出申請,文化部門審批縮短至5個工作日內,公安機關受理審批縮短至3個工作日內,在確保安全前提下,依法最大限度核定觀演人數。新型審批服務模式將極大便利營業性演出審批,吸引更多的大型營業性演出主辦單位、演出經紀機構落戶廣州,推動產業鏈條不斷優化、演藝市場體量不斷壯大,讓更多的文藝人才有場地排練、有舞臺表演、有機會出彩,更好滿足市民群眾的觀演需求。 |
據寶能廣州體育演藝中心估算,“穗演通”實施后全年可承辦演出場次將增加1/3。 |
“穗園通”助力 |
文化新業態激發新潛力 |
“穗園通”是由政府對園區、園區對其內部的經營主體進行統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務,該項服務緊密貼合文化和旅游、體育深度融合發展趨勢,將文藝表演團體、互聯網上網服務、演出經紀機構、電影放映、高危體育、電視劇制作等領域41項審批事項融為一體。適用于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占地面積不少于7萬平方米的綜合業態園區。 |
據悉,該項服務將推動符合規定的園區(景區)、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為集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進一步優化文化領域創業興業環境,激發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積極性,創建一批特色鮮明、主業突出、集聚度高、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園區,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更多個性化、多樣性、高品質文化產品和服務。 |
多措并舉 |
探索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機制 |
黃埔、番禺區作為先行試點單位,將通過試點推進、細化監管、風險評估等有力措施積極推進“穗園通”“穗演通”落地。據了解,各級文化旅游體育主管部門將進一步細化方案,持續提升精準化、專業化、便利化服務質效,推動文化產業園區由要素集聚空間向創新發展平臺轉變,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板。同時,將進一步完善服務監管機制,加強信用監管和日常監管,包容審慎監管,建立退出機制。對有重大風險隱患的企業,各級文旅體行政主管部門將撤回園區“文旅體一證通”及經營主體從事特定經營活動的許可,動態調整園區經營主體和演藝場館名單。 |
今年以來,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認真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要求,搶抓文旅消費強勁復蘇“紅利”,以高質量的政策環境和服務供給,促進文娛體育會展消費,成效顯著。據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共3327家,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近4050億元,同比增長15%,持續上半年以來兩位數快速恢復性增長勢頭,其中以接觸型、聚集型服務為主的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業延續強勁恢復性增長勢頭。 |
下一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將聯合公安、體育、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以此次授牌活動為新的起點,深入推進“文旅體一證通”落地實施,為持續“激活”廣州文化旅游產業,探索更多的便民服務。 |
![]() |
網友評論